“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我们取得了超预期的进展。目前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其中69个与我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重要议题,并写入决议文件,成为一个“高大上”的全球性合作机制。尤其是今年5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峰会,在“五通”领域,达成了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增添了更多期待。
“一带一路”已从一国倡议走向共商共建的行动,从一国愿景走向合作发展的梦想。它是一个大事件、大背景,无论我们产业布局规划,还是商业决策,都必须考虑这一重要背景。
大家关心的问题可能很多,我觉得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机遇,即赚不赚钱,有无发展的机会;二是挑战,即钱好不好赚,把握这些机会难不难,风险大不大。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有关“一带一路”,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存在八大机遇。
一是产品扩大市场的机遇
我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26%,除我国之外的其他沿线国家人口占世界的40%,出口还有较大的空间。并且沿线国家的GDP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但潜力大,而且走势好。随着政策沟通的深化,制度环境会改善,随着设施联通的推进,硬件基础设施水平会提升,民心沟通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将为我们拓展市场提供很好的条件。
二是产业优化布局的机遇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海运都是主导。导致经济沿海靠港分布。比如我国,东部12个省市地理面积占全国的16%,GDP份额却接近60%。随着东部发展水平的提升,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下降,目前正在转型升级。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交通运输成本下降,效率提升,运输容量拓展,会改善“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大平台可以为东西双向、陆海统筹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新阶段,我们抓住此机遇,东部可以实现腾龙换鸟,中西部可以借势腾飞。
三是技术产业能力大展宏图的机遇
我国工业化水平在“一带一路”中属于中上,大约有44个沿线国家水平低于我国。我国工业化技术水平总体上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是性价比高,也因发展阶段相近,技术实用性较强。在有些领域,我们也是世界领先,比如高铁、核电等。尤其是工程承包,在ENR的统计中,世界前250强,我们占65席,入围企业是美国的两倍。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建设适应了各种复杂的气候、地质环境。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是短板,需求量很大,我们这些优势产业可以大展宏图。
四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机遇
我国生态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水资源短缺严重。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产能合作,施行就地取材,进行本地化生产,不但可服务本地市场,而且可降低我国进口消费能源、资源型产品的成本,服务于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我国结构调整已取得很大成效,第三产业占比超过50%,比二产占比高出10多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接近了60%。
五是统筹内外整合资源的机遇
相对发达国家我们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其经验,少走弯路。相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我们又有先发优势,可以发挥引领作用。我们上可以学习,中可以创新,下可以拓展。“一带一路”秉承开放的区域主义精神,为我们整合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的高性价比资源以及我们自身的创新发展优势提供了广阔平台。我们可以综合各种优势、资源打出“组合拳”,塑造竞争综合新优势。
六是借船出海的机遇
“一带一路”为中小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借势优势产业,比如高铁、核电、工程承包对上下游都有带动作用;可以借势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是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小企业抱团出海的良好平台;可以借势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比如跨境电子商务,很小的企业也可以把产品远销国际市场。
七是中国跨国公司大规模崛起的机遇
我们航空母舰型的企业已很多,但中等规模有影响力的跨国公司还比较缺。2017年,世界500强,我们入围的有115家,数量仅次于美国。可喜的是,除了原来金融、资源垄断型行业外,一些新兴产业的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也上了榜单。这是很好的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将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提升国际化水平,产生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
八是打造民族品牌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各种博览会、论坛等平台得以搭建,出国旅游和来华旅游的人数增多,还有在华举办的各种培训,来我国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这为我国企业广告宣传和提升影响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比如外国人来中国后对我们的高铁、共享单车、电子支付等新发明印象深刻,很是羡慕。比如阿里巴巴正在借势进入日本移动电子支付市场,目前日本移动支付才3000多亿人民币作用,根据经济规模测算,日本该市场饱和规模可达7万亿人民币,空间很大。
可见,“一带一路”发展的机遇很多,到好事多磨,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接着我谈下挑战。我认为,至少以下四方面的挑战值得大家重视。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是全球大国的利益集聚地,充斥这大国博弈。区域内大国也缺乏政治互信和战略互信,对合作存在抵触,国家的战略态度难免会影响到经贸合作。比如印度,2017年上半年,我国遭遇反倾销37例,来自15个国家。而印度一国就有12例,占近1/3。
二是竞争加剧的挑战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上升。发达国家强化了技术封锁,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市场保护。一些国家、部分行业的准入条件变得苛刻,劳工、环境标准、安全审查变得苛刻严格。前段时间,欧盟加强了对我国企业在欧盟的并购审查,美国最近启动了301条款对我国的调查。
三是恐怖主义活动风险
“一带一路”部分地区被世界成为著名的战略不稳定弧。集聚了战略对抗、价值观分歧、种族矛盾、宗教冲突等诸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大家可能刚看过《战狼2》,知道有多乱,政府军无法控制局面,反政府军、雇佣军肆意妄为,对我们的工厂生产和人员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四是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仅官方语言就有50多种,会计准则10多种,法律体系多样,既有大陆法系,也有英美法系,还有的以宗教教条为基础。商业合同与国内存在很大差异,有不少我国企业忽视这种差异遭遇了滑铁卢,导致巨额亏损。
我们不要畏难,要辩证的看待挑战,如果我们能克服它,战胜它,反而能转化为机遇。因为这些挑战对其他竞争对手而言就是很高的壁垒。最后,我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有系统思维
统筹产业发展、设施建设和物流规划,这些方面要协调发展、联动发展。基础设施建起来,有了产业有了货运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获得收益。同样产业有了基础设施,才能通往市场。
二是政府、企业、协会、智库等主体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政府要通过谈判签署协定的方式降低海外投资壁垒,增强对我海外资产人员的安全保护,营造良好环境。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利用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强身健体,提高竞争力。协会要利用渠道多、人脉广的优势,发挥协调作用,提供更多的信息。智库要做一些深层次分析研究,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抱团出海、集团作战
设施建设、产业园区、物流等企业要信息共享、战略互动、商业合作。相互支持,发挥协同作用,共享资源,提升规模经济效益;战略合作,共同抵御风险。
四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升效率和效益
目前新一轮技术革命已掀开大幕。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深刻改变经济活动方式和商业模式。物流作为一种平台桥梁型行业,更应有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意识。我国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不一,要利用新技术加强整合合作,合理布局、科学分工、密切协作,做到信息流 、物流各环节的无缝衔接和流畅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