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方案获国务院通过后,上海港近邻、货物吞吐量仅次于其的国内第二大港——宁波-舟山港的“蓝图”也宣告出炉。早报记者16日从浙江省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获悉,《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已于上月底获得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的联合批复。15日,浙江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就海洋经济和港航强省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根据这份文号为“交规划发(2009)163号”的文件,宁波-舟山港被定位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和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运输功能的重要依托”。
《总体规划》是长三角南翼两大主要港口——宁波港与舟山港自2005年抱团“变身”为宁波-舟山港后,首份发展“路线图”。批复表示,《总体规划》是指导宁波-舟山港港口建设、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线资源的依据,“建设港口设施必须符合《规划》。”
根据《总体规划》,宁波-舟山港将形成“一港、十九区”的港口总体布局:“一港”即宁波-舟山港,“十九区”是指19个港区。引人注目的是,洋山深水港也在“十九区”之一的洋山港区中出现。
对此,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的批复意见专门表示,洋山港区应深入开展前期研究工作,另行编制《洋山港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纳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
上海曾参与规划评审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下简称《总体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最终获批,前后历时恰好3年。
2005年,因宁波港和舟山港在规划、建设、营运和管理上相互分割,严重影响港口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浙江决定对两港进行整合,于当年12月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并在次年启用“宁波-舟山港”名称,走一体化之路。2006年3月,为加快两港港口资源整合步伐与一体化进程,宁波-舟山港管委会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编制《总体规划》。
2007年10月,《总体规划》完成“送审稿”。2008年7月,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联合组织召开审查会,评审通过了该“送审稿”。随后,依据此次会议的评审意见,《总体规划》在做进一步补充修改后,形成“报批稿”,报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审批。
在《总体规划》评审时,除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铁道部、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的相关部门外,上海市发改委、港口管理局和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也应邀参加会议。
与“送审稿”相比,最终获批的《总体规划》主要有两处略有变化,一是宁波-舟山港的定位表述,二是对货物吞吐量的预计。
定位方面,较之 “送审稿”,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政府的批复文件在原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干线港”基础上,增加了“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运输功能的重要依托”的功能定位;同时,把“长三角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升格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
在吞吐量预测上,“送审稿”表示,到201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将达5.8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300万标箱;2020年,货物吞吐量将达8.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2600万标箱。而最终获批的《总体规划》表示,2010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6.1亿吨,其中集装箱1450万标箱;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8.9亿吨,其中集装箱3000万标箱。
据统计,2008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为5.2亿吨,同比上涨10%;其中集装箱1093.3万标箱,增长15.9%,这也是该港口集装箱运输首次突破千万标箱大关。而在此前3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增幅均在13%左右。“从目前港口发展态势和腹地区域的经济发展前景等因素看,调整后的数据更符合宁波-舟山港的实际。”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有关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
宁波-舟山港的“新角色”
《总体规划》的基础年为2005年,水平年(即项目完成后正常运行的第一年)为2010年和2020年。而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总体规划》中,宁波-舟山港屡次提及其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所扮演角色的“不可替代”。
在论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总体规划》首先表示,宁波-舟山港已开辟大量近、远洋集装箱航线,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外贸集装箱直达运输,开始步入箱源增长与航线密度良性互动的快速发展阶段,已承担起航运中心赋予的任务。进而表示,宁波-舟山港的深水航道和深水岸线等建港条件是长三角其他港口无法比拟的,发展潜力巨大;作为我国集装箱干线港和上海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三角集装箱运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体规划》再次强调,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深水泊位已具相当规模,靠近长三角南部集装箱生成地,在弥补目前上海港航道水深和深水泊位能力不足、承担长三角南翼外贸集装箱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综合组专家、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认为,宁波-舟山港要扮演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角色,应通过差异化战略和错位发展,实现与上海港的合理分工和定位。他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两港由于腹地交叉,以及进出港货类存在高度“同质性”,竞争激烈。
“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都有着各自优势。”陈建军说,概括地讲,上海港有“软件”优势,宁波-舟山港有“硬件”的优势,所以两港在整合过程中要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减少甚至放弃相关业务,做精做强自己擅长业务,“如上海港向着港口高端服务业的方向迈进,不仅为上海港自身,更为整个长三角港口服务;宁波-舟山港可向综合性港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