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试投产一年来,积极探索码头运作新模式,抢抓机遇,提升能力,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今年8月26日,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6万标准箱,实现利润1000万元,创造了令业界瞩目的“梅山速度”。
梅山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于2008年3月开工,规划建设5个集装箱专用泊位,设计年集装箱吞吐能力300万标准箱。2010年8月26日,随着梅山保税港区一期通过国家验收并顺利封关运作,该公司1号、2号泊位投入试生产。
梅山保税港区作为我国第5个保税港区,拥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面对新港区的全新运作模式,梅山充分发挥区位、功能和政策优势,一年来相继开通韩国、西非、南美等28条国际航线,月集装箱班轮已接近110个航班,生产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预计今年有望实现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准箱以上。
试投产期间,梅山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不断加强软硬件能力建设,努力改善口岸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已配置了9台桥吊、24台电气龙门吊等大型设备,平均单机效率比试生产初期提升39%,船时效率最高达166.7自然箱,码头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已初步具备大型船舶作业能力;稳步推行与市场接轨的新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创新培训方式,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员工队伍;通过口岸共建、优化口岸业务管理流程等途径,着力改善口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