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上海口岸进出口数据显示,上海港的业务尤其是集装箱方面正呈现复苏景象。
7月份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46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2%,但环比(与上月相比)增长8.7%,进出口已连续两个月回升。其中,出口289.9亿美元,环比增长12.1%;进口178.7亿美元,环比增长3.5%。外贸的复苏引致上海港情况特别是集装箱业务都已经有所复苏。但是全国情况如何?上海港上半年在全国港口行业内属于什么水平?就此,早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港口协会副秘书长、港口研究中心主任杜麒栋。
上海港集装箱降幅收窄
记者:我们看到,上海港1-7月完成货物吞吐量27414万吨,同比下降10.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82万标准箱(TEU),同比下降14.5%,其中7月份集装箱吞吐量为214.5万标准箱(TEU),同比下降8.8%,降幅较上月的17%明显收窄。全国其他港口的情况和上海港类似吗?
杜麒栋:全国情况应该是和上海港的情况类似。最新的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带动下,我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自去年9月以来,今年7月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7月份,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5亿吨,同比增长12.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9亿吨,同比增长13.8%;内贸货物吞吐量3.1亿吨,同比增长12.5%。集装箱吞吐量的跌幅大幅收窄,预计完成1010万标准箱(TEU),同比下降3.8%,环比增长7.4%,跌幅较上月缩小6.4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小跌幅。
表现略逊于北方三大港
记者:那么上海港今年1-7月份的表现在全国范围内如何呢?与其他港口对比呢?
杜麒栋:应该说,上海港在今年1-7月份的表现略逊于北方的三大港口:营口港、青岛港、天津港。今年1-7月份,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414万吨,同比下降10.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82.23万标准箱(TEU),同比下降14.5%。而北方三大港则出现了同比上升,比上海港情况要好。
营口港今年1-7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10464万吨,同比上涨16.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5.75万标准箱(TEU),同比上涨21.7%。青岛港在今年1-7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18397万吨,同比上涨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5.81万标准箱(TEU),同比上涨2%。天津港在今年1-7月份完成货物吞吐量21797万吨,同比上涨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5.79万标准箱(TEU),同比上涨3.2%。
受三大客观因素制约
记者: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杜麒栋:我觉得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上海港本身的总量大,所以少量货量的增加对于整个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幅并不明显。
第二是因为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港口集装箱的外贸比重很大,在这点上,珠三角主要港口与上海港情况类似。今年1-7月份珠三角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出现双位数下降。而相反,环渤海湾港口以大宗散杂货装卸为主,集装箱吞吐量较小,且主要集中在天津港、青岛港和营口港。年初以来,受国内投资拉动,我国大宗散货如铁矿石、煤炭、石油进口旺盛,我国主要的北方港口如天津港、青岛港、营口港1-7月货物吞吐量均实现增长,其中营口港实现两位数增长。
第三是因为货物结构的问题,上海港的外贸主要偏重于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电子产品等。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所以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比北方港口表现差。
上海港应出招主动揽货
记者:那么在这个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你对上海港有什么建议吗?
杜麒栋:刚次我说的三点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我觉得上海港还需要在自身找一些原因。最近我在江苏一些地区调研发现,一些城市的货物本来是有50%以上都是发往上海的,但是近期比例有所下降。这是因为现在行业整体不景气,在货物总量一致的情况下,江苏、浙江的许多港口主动来到这些城市揽货。这些港口允诺给这些城市的货物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导致本来应该发往上海的货物转到了其他的港口。我觉得上海港应该改变以往“大港”派头,主动揽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货量。
记者:现在从全国港口的情况来看,有“探底回升”的苗头,那么你觉得市场是否已经回暖?
杜麒栋:我个人觉得只是行业低迷情况缓解一点了,是否回暖我觉得还需要再看一下今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才能判断。